api设计
api有这几部分组成:
{
code:0,
message:"",
data:[]
}
常见的测试有以下几种类型: 测试方法分类:
在敏捷开发的世界中,持续集成(Continuous Integration,简称CI)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加速了开发过程,还提高了软件质量和团队协作效率。通过理解并实践持续集成,团队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复杂的软件项目,确保快速响应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持续集成是一种软件工程流程,它强调开发人员应将其工作成果频繁且定期地集成到共享主线中。这种做法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解决冲突,减少集成过程中的问题。
首先每个研发工程师将自己的代码提交到代码服务器中,项目组中的持续集成服务器从代码服务器中拉取代码进行构建。并进行自动化测试,最后持续集成服务器会将结果通知项目组成员,测试失败时,进行问题定位以及代码修改,持续集成服务器会在每个工作日结束之后启动。
敏捷开发和传统的开发之间有着根本上的区别,一个是固定范围,弹性时间,一个是固定时间,弹性范围。因为瀑布流的流程核心在于计划,一切任务为计划所着手,一切为计划所驱动,而敏捷开发则是为业务所计划,一切以业务为中心,动态调整资源的投入。
敏捷开发的理念是: 个体和互动 高于 流程和工具, 工作的软件 高于 详尽的文档, 客户合作 高于 合同谈判 响应变化 高于 遵循变化。 左侧是重点强调的,但是不意味着右侧就不注重了。 以下是对各项的理解
描述了对用户,系统或者软件购买者有价值的功能,是敏捷开发方法中用来定义系统需要提供的功能和作为需求管理条目化的基础。总体思想就是将需求细化之后像一段故事讲出来,这和代码整洁之道说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为X [用户角色] 我希望Y [系统提供什么功能] 以便Z [达到什么目的或者实现什么价值]
管理方法分两种:
看板是丰田公司提出的一个概念,用于制造业生产。
后道工序需要时,通过看板(可视化卡片)向前道工序发出信号,前道工序只有收到信号时,才会进行工作,生产信号由下游控制,下游拉动上游,因为最下游是业务,所以也可以理解业务拉动生产。
敏捷开发规划与设计的实现思路为:
增量式交付是敏捷开发的基石,旨在及时反馈和频繁接纳向客户交付连续改善的工作产品 首先起步于粗糙的产品原型或者框架,作用是快速地让用户体验到工程价值所在,验证用户整体使用的场景,就是整体项目拆分至最小可用,逐步提交至用户,让用户去验证业务实现是否准确以及是否满足。 其次是在开发过程中让用户得到持续性的价值输入,让用户直观的感受到开发进度以及工程价值递增。 最后,通过早期对用户体现价值增量,让用户更加理解后面的需求改动以及整体改动。 总的来说就是打通开发与用户之间的理解壁垒,控制在开发过程中因沟通所导致的工程问题的产生。 增量式交付真正的问题是只见核心不见森林,不能方便地了解系统提供的功能完整性。
现在系统设计权限设计有以下这几种方法: UAS,RBAC,ABAC
这个权限设计可以参考该文件: 总的来说是以用户为基准,权限降级为粒度,角色为单纯的权限集合,权限与用户没有关系。
RBAC(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以角色为基准,角色与权限高度绑定。 具体方案: RBAC用户、角色、权限、组设计方案 - 知乎 (zhihu.com)